跳到主要內容

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

最新消息

111-11-24

進駐團隊-海樂思生活工作室

發佈單位: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點閱率:801
「對任何人來說,健康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份財富」
 
    海樂思生活工作室的創辦人莊雅婷老師在擔任職能治療師時,發覺復健科的治療方式充滿侷限性。於是,小莊老師決定撇除重複且單調的治療方式。她在考取園藝治療師、荷蘭花藝設計與造園景觀丙級技術士後,運用了「跨專業整合」概念,將自己復健職能及園藝治療方面的專業知識整合,創辦了海樂思生活工作室。  
 
形、聲、聞、、觸
    海樂思生活工作室主要服務為兩大類:『非醫療輔助療法』整合醫事專業設計的社區服務課程規劃與『無障礙園藝景觀設計』友善綠植造景推廣。簡單來說,非醫療輔助療法就是從人類五感中去除味覺,利用不侵入人體的外在療癒方式進行生心理治療,從剩餘四感視聽嗅觸覺著手的生活介入,即海樂思所主打的園藝治療。 同時結合花藝美學與無障礙設計理念,感知訓練不再侷限課程活動,進而延伸至戶外讓更多人享受綠色空間。
 
陪伴就是最好的照顧
   「很多人以為園藝治療僅限於『療癒』功能,但其實它能同時促進『身、心、靈』的健康!」小莊老師強調。有一案例最令她印象深刻。某次系列課程中,安養院的奶奶判定為中重度失智,從第一堂課開始便被安排在教室角落,由於她長期保持沉默,周圍的人也逐漸放棄與她交流。
   小莊老師:「我看進她的眼睛,發現她其實都懂。」
在參與2次園藝治療課程後,第3堂課時,奶奶竟主動到門口露出微笑迎接小莊老師,甚至開口問:「我的菜要長大,有沒有肥料?(台語)」
 
他們都知道,只是沒有管道述說。
他們都知道,只是需要有人陪伴。
 
園藝治療顯著且即時的治療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「參與者透過活動所獲得的成就感造就了我們的成就感。」這就是園藝治療令人動容之處,也是其特有的魅力。
 
你需要的,我都有 
    海樂思開設了許多園藝治療相關課程。例如適合國中小生的親子課程,讓孩童與父母一同製作寶可夢水草盆栽,促進親子關係;適合上班族的舒壓課程,融入香氛、精油等元素,在課程進行的同時達到舒壓效果;適合年長者的園藝課程,活化認知思考能力的同時,還能和睦社交互動關係。結合植物本身所蘊含的生命氣息,刺激參與者的視覺、觸覺、嗅覺等多重感官進行生活改善。
    跨專業整合園藝治療課程不但能照顧到原本被社會所忽略的族群,更能針對客群彈性調整活動內容,替每位民眾量身定制出最適合的課程,讓每堂課都附有其獨特的生命力。
 
預防勝於治療
    「預防勝於治療,在個案健康的時候告訴他健康醫療觀念,他才會記得。」與其在病患踏入醫院的那一刻起傳遞健康資訊,不如從一開始便遏止其成為病患的可能。為何這麼說呢?首先,許多人在成為病患的那一刻起,身體狀況已無法完全康復,其次,民眾的生活型態固定難以改變,若在生病後才開始宣導,時常已經追悔莫及。小莊老師期望能透過課程傳遞給民眾正確的健康觀念,讓大家從日常生活著手,自己照顧自己,成為自己的專屬醫生。
 
「我希望能讓每個人的生活更完整、人生分數更高分」
 
這是小莊老師的創辦理念,也是海樂思所追求的終極目標。
 
延伸閱讀:
進駐團隊-海樂思生活工作室網址 QR-Code
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