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

最新消息

111-12-31

社創這回事-山盟商行

發佈單位: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點閱率:463
異國女子的環保人生
山盟商行,台中市北區的一間無包裝商店,於2001年時以交換生的身分進入政大就讀,畢業後陸續在台灣各地工作,最後遇見了愛人,深根在台中。2020年唐寶玲於台中市博館東街開設無包裝商店,命名為山盟商行,一方面象徵「山、日、月、皿」等孕育大地的一切, 同時也代表希望將純粹、自然的食物,以最簡單的方式落實在生活的飲食器皿裡的想望。
 
落腳台中,盡一己之力匯聚能量
唐寶玲一位來自波瀾的年輕女性(山盟商行創辦人),在大學時間修了關於環保的課程發現,環保其實離我們一點都不遠,只要生活中輕輕的一個舉動,影響力就很驚人。這些深深影響著她創業的動機,在持續著蒐集國內內外相關領域的知識後,最終創辦了無包裝商店:山盟商行
 
無包裝商店經營的困難
要經營無包裝商店,不像經營超市或便利商店一樣簡單,因為無包裝商店與超市不同,超市強調快速多樣,而無包裝商店強調環境友善,因此在經營上也會有許多難處。山盟商行在一開始經營時也遇到了許多困難,例如大家在進入店內不知在賣何種商品,以及不知道要自己攜帶容器等,但山盟仍相信,對環保的決心,透過一步一腳印的經營著,始終會改變消費者對於環保的意識。

轉機與創新
近年隨著減塑的政策實施,台灣出現了許多無包裝商店,秉持著無塑膠、無包裝的販售方式,但是在塑料包裝發明前,大家都是使用竹葉等進行包裝,因此無包裝商店為的就是回到最原始的型態。台灣無包裝商店目前大都面臨以下情況:(1)自備容器需要先扣重,購買後還要再秤重、計算價錢,花費時間是掃描產品條碼的好幾倍,容易造成客人大排長龍等候。(2)盛裝過程可能會需要店員協助,盛裝工具也需經過清潔,這些都需要額外的人力,若人潮一多,店員恐怕無法應付。(3) 超市合作的供應商產量大,工作流程講求效率,無包裝會比一般流程多一些步驟,不符合時間要求。還有許多相似的狀況都顯示無包裝商店並不是那麼方便,但無包裝商店重視環境友善,在現今政策的推廣環境保護與企業永續責任也相對重要。

無包裝影響力
超市、量販業者在面臨環境保護的壓力下,其實並不必完全複製無包裝的模式,可以從挑選多一點友善環境的商品、吸管材質的轉換、生鮮區的塑膠袋換成紙袋,甚至不提供等方式開始,從小地方開始讓消費者習慣自帶環保容器,進而讓通路業者、供應商也學習掌握環保品質與進銷存的管理。但並不是說包裝就是完全的罪惡,其實只要減少一次性使用,都是對地球與生態盡一份心力。

N種綠色生活
今年,山盟商行與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聯合辦理晚安基地特別篇:N種綠色生活,結合了許多環境倡議團體與單位,吸引近百位的民眾共同關注環境永續等議題。雖然我們深知綠色地球並不是口頭說,明天就能做到的目標,但我們依然
鼓勵民眾勇於嘗試,即便是到市場及一般店家購物,也自備容器向老闆詢問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容器,或是練習「拒絕」不必要的提袋、餐具與餐盒,在小地方開始實踐永續行動,共同為彼此的居住環境多一份善意。

 
延伸閱讀:
社創這回事-山盟商行網址 QR-Code
QR Code